数控技术应用课程体系材料 邯郸市职业教育中心
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(修订版)
2013 年 9 月 目 录 一、课程体系设计依据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
二、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
三、课程体系开发设计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
(一)确定人才培养规格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
(二)通过职业岗位分析,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........... 3
(三)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、整合,确定行动领域 . 6
(四)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及应 开设的课程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8
(五)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及学习内容以及技能标准 ... 9
四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.................. 10
五、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1
(一)课程教学整体安排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1
(二)课程模块学时分配汇总表...................... 11
(三)课程教学计划表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2
1
一、课程体系设计依据
根据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,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 了充分的论证和修订,并围绕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,构建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。在技术专家的参与指导下,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职业岗位群,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,通过岗位任务描述,确定典型工作 任务;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,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 的学习领域,从而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。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从研究职业标准(数控行业相关工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和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)作为切入点,以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技能点及相关知 识点为核心,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,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 成规律,按照由易到难、循序渐进的原则,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,在构 建专业课程体系时打破原来专业课的结构划分,将所有专业课重新归类,共分为 两个部分:A 为专业技能课程,B 为能力拓展课程。
二、课程体系设计原则
1.专业课程设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,突出学生的“职业能力、方法能 力、社会能力”的培养与提高;
2.专业课程设计要遵循因地制宜,因材施教的原则;
3.专业课程设计要依据专业及课程类别与服务面向的不同进行设计;
4.专业课程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原则。
三、课程体系开发设计
(一)确定人才培养规格
根据专业调研报告对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建议,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,将 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专业能力、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向 进行确定,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向社会主要输出合格的数控行业专业人才,毕 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专业能力
(1)了解技术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。会查阅技术手册和利用互联网资源, 具备查阅技术资料、收集专业信息的能力。;
(2)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,具备专业技术工作计算机化的基本能力;
2
(3)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,能正确识读电工的基本电路图;
(4)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,能正确识读简单的零件图,具备按图纸加 工零件的能力;
(5)理解机械制造基础的基础知识,熟悉金属材料的类型与性能,具备金 属材料的选择、识别的基本能力;具备正确使用常用量具,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 能力;
(6)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,具备简单程序的编制和复杂程序的识读能 力;
(7)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的基础知识,具备机床操作加工的能力;
(8)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,具备正确理解工艺规程的能力;
(9)掌握数控机床装配及维修的基础知识,能进行简单的机床装配及维护;
(10)掌握钳工技术的基本知识,钳工常用技能的基本操作,具备钳工制作 简单零件的基本能力;
(11)掌握 CAM 软件辅助制造的基础知识,能利用 CAM 软件进行零件的辅助 加工;
(12)理解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,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、符号 和原理,具备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
2.方法能力
(1)具有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;
(2)具有进行工作计划、组织、实施和评估总结的能力;
(3)具有科技写作与表达能力(能够撰写技术报告、检测维修报告);
(5) 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的能力;
(5)具有基本的团队管理能力。
3.社会能力
(1)遵纪守法,爱岗敬业,诚实守信,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;
(2)具有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、人际沟通能力;
(3)具有强烈的责任感,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;
(4)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,具有较强的社会、环境适应能力;
(5)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,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。
3
(二)通过职业岗位分析,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组织本专业教师联合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,针对数控职业岗位 (表 1),采用访谈、问卷、研讨、论证等方式,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任 务出现的频繁程度、重要性以及所能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水平,通过岗位分析确定 本专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。经过深入的职业分析,搜集数控技术职业领域 具体工作任务,归类、整理这些具体工作任务,形成了该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 务,数控非技术应用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描述如表 2 所示。
表 1 数控技术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
岗位名称 岗位描述 素质与能力要求
数控设备操作员
实施数控机床的运转及
维护保养;与相关人员
进行业务沟通和技术交 流。
1)阅读图纸与技术文件;
2)编制数控加工程序;
3)刀具参数的输入与调整;
4)通用夹具的选择和使用;
5)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和编制能力;
6)确定典型工件数控加工规划能力;
7)手工编程节点计算能力;
8) CAD/CAM 专业软件应用能力;
9)机械零件质量检验能力;
数控编程员
对加工产品进行加工
程序编制,合理制定加
工工艺及调试程序
1)识读及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;
2)计算机绘图、编程能力;
3)合理选用刀具的能力;
4)选择工装夹具能力;
5)手工编程节点计算能力;
6)CAD/CAM 专业软件应用能力;
7)观察现场和收集信息、制订计划和交流合作、 分析概括和解决现场简单工艺问题的方法和能 力;
4
数控设备维修员
数控机床的故障原因
分析和排除,进行深度 保养。
1)读懂机械图和电气图;
2)技术资料收集与查询能力;
3)具备按维护保养规程操作检修的能力;
4)设备的精度检测能力;
5)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
数控设备技术支 持
熟悉数控设备结构及 工作原理,为维修设备 故障给出可行性的建 议和解决方案。
1)维修、保养设备 负责公司设备电气的维修 技术。指导各单位维修人员解决维修技术问题;
2)预检、预修设备 制定生产设备的预检、预 修计划,指导操作、维修人员完成计划;
3)参与设备的事故处理工作;
4)培训电气维修人员 制定培训计划,编写培 训教材,对车间机电员和电气维修人员进行定 期培训,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;
5)资料归档、相关外文资料的翻译为维修人员 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;
6)安装与调试设备参与生产单位设备的选型与 购置,使之高效、高质的完成生产任务;并参 与设备安装、调试、验收;完成新老设备的更 新,组织新购置的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机械、 电气岗位培训;
数控车间管理员 熟悉数控设备的加工 方式和范围,了解加工 工艺,合理安排加工设 备生产计划。
1)及时完成生产主管所交各项生产计划指标及 公司上级交办其它事宜;
2)对仪表及数控车间生产现场 5S 定置管理负 责;
3)传达公司各项生产会议精神,积极配合调动 员工劳动积极性,提高生产效率;
对车间一线员工的工作安排,协调及劳动纪律 5
负责;
4)积极做好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,使其尽快适 应我们的团队,胜任本职工作;
5)对车间生产工艺流程,工装设备的改进与完 善负责,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;
6)积极做好本车间生产机器,设备的维护与保 养工作,及生产工量具的较对,领用等;
7)对生产过程中,五金产品的质量负责;
8)对车间生产人员的考勤,工作绩效考核负责;
9)负责本车间生产能力的评估和平衡,生产效 率的估算工作;
10)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;
表 2 数控技术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
序号 工作内容 典型工作任务
1 数控机械制图
1) 读、绘制机械加工图样
2) 正确识读图样、理解图样要求
3) 根据图样制作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卡和检验卡
4) 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
5) 熟悉相关的手册和国家标准
2 普通机床操作
1) 机械图样识读
2) 简单零件手工制作
3) 零件材料性能分析及热处理方法选择
4) 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的测量
5) 零件功能分析
6) 机械结构分析与调整
7) 加工工艺编制
8) 零件定位与装夹
9) 刀具准备
10)零件加工
6
11)工件拆卸、自检或送检
12)机床清洁整理和护保养
3 数控机床操作
1) 机械图样识读
2) 数控铣床调整
3) 阅读加工工艺文件
4) 零件定位与装夹
5) 数控加工铣刀具准备
6) 程序编辑及试运行
7) 数控铣加工
8) 工件拆卸、自检及送检
9) 数控铣床清洁、整理与保养
4 数控工艺与程序
1) 机械图样识读
2) 零件材料性能分析及热处理方法选择
3)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分析
4) 零件功能分析
5) 机械结构分析与调整
6)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优化
7) 零件三维建模
8) 数控加工程序编写
9) 程序优化
10)存储程序档案
11)解决现场技术问题
(三)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、整合,确定行动领域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
1
1) 读、绘制机械加工图样
2) 正确识读图样、理解图样要求
3) 根据图样制作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卡和检验卡
4) 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
5) 熟悉相关的手册和国家标准
1)正确适应制图
工具和仪器
2)正确规范的徒 手制图
3)正确使用计算 7
机制图软件
4)了解加工工艺 和公差配合
5)熟悉国家标准 和技术参数
2 1) 机械图样识读
2) 简单零件手工制作
3) 零件材料性能分析及热处理方法选择
4) 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的测量
5) 零件功能分析
6) 机械结构分析与调整
7) 加工工艺编制
8) 零件定位与装夹
9) 刀具准备
10)零件加工
11)工件拆卸、自检或送检
12)机床清洁整理和护保养
1)机械制图
2)测量技术和公 差与配合
3)车工工艺与技 能训练
4)机械制造工艺
5)基本钳工操作
6)普通车床的基 本操作
7)电路分析和控 制
3
1) 机械图样识读
2) 数控铣床调整
3) 阅读加工工艺文件
4) 零件定位与装夹
5) 数控加工铣刀具准备
6) 程序编辑及试运行
7) 数控铣加工
8) 工件拆卸、自检及送检
9) 数控铣床清洁、整理与保养
1)机械制图
2)测量技术和公 差与配合
3)机械制造工艺
4)基本钳工操作
5)数控车床的基 本操作
6)数控铣床的基 本操作
7)电路分析和控 制
8 9)数控加工工艺
4 1) 机械图样识读
2) 零件材料性能分析及热处理方法选择
3)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分析
4) 零件功能分析
5) 机械结构分析与调整
6)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优化
7) 零件三维建模
8) 数控加工程序编写
9) 程序优化
10)存储程序档案
11)解决现场技术问题
1)机械制图
2)测量技术和公 差与配合
3)车工工艺与技 能训练
4)机械制造工艺
5)计算机制图软 件正确使用
7)电路分析和控 制
8)数控编程技术
9)数控加工工艺
(四)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及应开设的课程 序号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课程
1 1)正确适应制图 工具和仪器
2)正确规范的徒 手制图
3)正确使用计算 机制图软件
4)机械加工 机械制图
Cad 绘图技术
公差配合标准
测量技术
机械制造工艺
机械制图与 CAD
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
机械制造工艺
计算机辅助制造
9 2
1)车工工艺与技 能训练
2)机械制造工艺
3)基本钳工操作
4)普通车床的基 本操作
5)电路分析和控 制
车工工艺
普通车床的操作
钳工技术
电工技术
机械制造工艺
电工学
机械制造工艺学
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
普通机床操作
钳工操作
3
1)机械制造工艺
2)基本钳工操作
3)数控车床的基 本操作
4)数控铣床的基 本操作
5)电路分析和控 制
数控车床基本操 作
数控铣床基本操 作
钳工技术
电工技术
机械制造工艺 电工学
数控加工工艺
机械制造工艺学
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
数控铣削、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
计算机辅助制造(CAM)
数控车床操作
数控铣床操作
4
1)计算机制图软 件正确使用
2)普车的基本操 作
3)电路分析和控 制
4)数控编程技术
5)数控加工工艺
计算机辅助制造
普通车床的操作
数控车床基本操 作与编程
数控铣床基本操 作与编程
机械制图与 CAD
数控加工工艺
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
数控铣削、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
计算机辅助制造(CAM)
普通机床操作
数控仿真
数控车床操作
数控铣床操作
(五)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及学习内容以及技能标准 通过对数控职业岗位分析可知,数控行业技术人员应具备数控设备及加工的 原理分析,机械操作,程序修改,工艺调整等专业基本能力,同时能根据工作需 要自主进行工作计划制定、工作组织实施和产品质量检查评估等工作,在工作中 10
必须重视质量、环境保护、安全文明生产等要求。 为方便教学组织与实施,将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加工和反思,充分考虑教学 的可实施性,以行动为导向,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,同时考虑学生职业能 力的拓展设计了以下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块: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技能课程、能力 拓展课程、专业实训课程。其中,专业实训课程主要是针对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 实训课程。 序号 课程模
块 学习领域
1 公共 基础课程 德育
入学教育、道德与法律、职业生涯规 划、体育、经济政治与社会、入学教育、 哲学与人生、军事训练、毕业教育、公益 劳动 文化基础 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体育与健 康、
2 专业 技能课程
专业基础
机械制图与 CAD、金属材料与热处、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、电工学、机械 制造工艺学
核心课程
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、数控车削编程 与加工、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、 计算机辅助制造(CAM)
3 能力
拓展课程
专业实训
机械测量、钳工操作、普通机床操作、
数控仿真、数控车床操作、数控铣床操作
四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
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结合数控技术企业岗位职业发展的需要,逐步建立“以职 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”的专业课程体系。本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技 能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三大部分,其中专业课程又分别按照基础、专业和拓展三 个阶段进阶式发展,设置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、能力拓展课程三大模块。 本课程体系以工作能力培养为原则,建立工作任务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,强调 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,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。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遵循 以下专业能力培养要求:
1.根据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,设置具备数控专业基础知识 11
的专业基础课程:《机械制图与 CAD》、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》、《公差配合与技术 测量基础》、《电工学》、《机械制造工艺学》等,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,并 为提升其专业技能做准备。
2.针对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,分析其专业相应的职业工作过程,按 照数控技术行业岗位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,设计《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》、《数控 车削编程与加工》、《数控铣削、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》、《计算机辅助制造(CAM)》 等专项技能型主干课程。专业课程的三大模块形成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 系。
3.根据职业岗位对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,设置机械测量、钳工操作、普通 机床操作、数控仿真、数控车床操作、数控铣床操作等能力实践训练课程,培养 学生的方法能力、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,并为学生后续社会实践作准备。 五、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
(一)课程教学整体安排
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
入学教育 0 1 0 0 0 0 1
军事训练 1 0 0 0 0 0 1
理论教学 18 18 18 18 0 0 49
校内实训 18 18 18 18 0 0 21
顶岗实习 0 0 0 0 20 20 40
毕业教育 0 0 0 1 0 0 1
教学周数 18 18 18 18 18 18 108
备注 国 庆 1
周 国 庆 1
周 2
(二)课程模块学时分配汇总表
名称 总时数 占% 名称 总学时 占% 备注
理论 学时 1476 41
德育课 144 10
文化课 252 17
专业基础课 360 24
专业核心课 576 39
能力拓展课 144 10
12 小计 1440 100%
实践
学时 1848 51 课内实训 684 36 课外实训
根据教学需要进行 安排 顶岗实习 1200 64
小计 1848 100%
考试 机动 240 8
考试机动 240 100
小计 240 100
合计 3564 100 100%
能力拓展课选修说明:学生只能选修 1、2、3、4、5 中的一项。
说明: 1.综合实践课程含顶岗实习共 1848 课时,占毕业总学时的
51%。 2.实践课与文化课课程比例达到 8:10。
3.在专业课中,实践课的比例达到 66%以上。
1 (三)课程教学计划表
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各学期学时分配
总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
考核 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
20 周 20 周 20 周 20 周 20周
20 周 公共 基础 课 语文 72 2 2
顶 岗 实 习 顶 岗 实 习 考试
数学 72 2 2 考试
英语 72 2 2 考试
体育 36 2 考查
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考试
哲学与人生 36 2 考试
经济政治与职业生活 36 2 考试
职业生涯规划 36 2 考试 小计 360

数控 车削 加工 方向 基础 理论 机械制图与 CAD 216 6 6 考试
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72 4 考试
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72 4 考试
电工学 72 4 考试 机械制造工艺学 108 4 2 考试
2 课 数控加工工艺 36
2 考试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80
6 4 考试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180
6 4 考试 936 数控铣 削、
加工 中心 加工 方向 基础 理论课 机械制图与 CAD 216
6 6 考试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72
4 考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72
4 考试 电工学 72
4 考试 机械制造工艺学 108
4 2 考试
数控加工工艺 36
2 考试 数控铣削、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 180
6 4 考试
计算机辅助制造(CAM ) 180
6 4 考试 小计 936
专业 技能 训练课 机械测量 36
2 考查 钳工操作 72
4 考查 普通机床操作 144
4 4 考查 数控仿真 216
6 6 考查 数控车床操作 108
6 考查 数控铣床操作 108
6 考查 3 小计 684
专业 拓展 课 车削中心编程与操作 72 4 考查
机电装配实训 72 4 考查
小计 144 600 600
考试、机动 240 两周 两周 两周 两周
总计 3564 30 30 30 30 600 600
版权所有:邯郸市职教中心 地址:邯郸市联纺东路539号 联系电话:0310--3270890 邮箱:hdszjzxqxjdb@163.com